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设施开工 建1公里长海底隧道 计划明年排污入海

原标题: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设施开工 建1公里长海底隧道 计划明年排污入海

11年前的“3·11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堆芯熔毁、放射性物质外泄,而事故产生的大量核废水该如何处理,一直是个重大难题。最终,日本政府决定将核废水排放入海,让全世界买单。

据共同社、路透社等媒体报道,近日,在不断的争议声中,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海洋排放设施工程正式开工,力争2023年春天左右开始将核废水排入大海。

>>原因

核废水没地方放

日本选择成本最低方案

在11年前的日本“3·11”大地震中,9级强震带来的巨大海啸袭击福岛第一核电站,并摧毁了设置在地下的配电系统,是迄今全球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失去冷却功能的核反应堆由于高温而发生了气体爆炸,同时,核燃料棒发生熔解并熔穿了炉底。为了给核反应堆降温,需不断注入大量的水,加上原先遭海啸袭击后,地下设施存在大量的高浓度积水,这就产生了“核污染水”。

为了防止核污染水流入大海,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拥有者——东京电力公司与日本政府商定,对每天产生的核污染水进行过滤处理,过滤之后的水被称为“核废水”。

过去十多年间,福岛第一核电站共产生130万吨核废水,全被囤积在1000多个特制的大型钢罐中。由于每天还在新增140吨核废水,核电站已无处堆放这些钢罐。

据路透社估算,日本政府每年需要为福岛的核废水储装置支付1000亿日元。核废水越来越多,既花钱又没地方放,日本政府曾提出5个“可行性方案”:直接排放入海;锅炉烧蒸发掉;从地表钻洞送到地底去;电解后排放进大气;混入水泥埋进土里。其中,排放入海是成本最低的。所以,日本政府最终决定将核废水排放入海,打算把风险转嫁给全世界。

>>方案

建设1公里长海底隧道

全部排完需30多年

去年4月,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今年5月,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已同意东京电力公司关于福岛核污水的排海计划。根据计划,从2023春天开始,利用海水把氚浓度稀释到日本政府排放标准的1/40以下,通过新设一条从福岛第一核电厂到外海的1公里长排水管道,把核废水排放入海。

8月2日,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福岛地方政府表示同意海底隧道等排放设备主体工程施工。8月4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设施工程正式开工,预估完工时间有可能延后到2023年夏天。

东京电力公司将在福岛第一核电站5号核反应堆附近的海床,建立一条约1公里左右的海底隧道,将核废水用水泵引入隧道后,释放到海平面以下12米处。

据悉,福岛的储水设施中目前装有130万吨核废水,预计全部排完需要30多年。

>>放射性物质

57天可污染大半太平洋

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据悉,全世界还没有技术能把核废水中的氚处理干净。虽然东京电力公司称将过滤核废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元素,但承认其中的放射性物质氚无法去除,只能通过稀释的方式降低浓度。

东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家音坂重吉称,氚能在海底沉积并侵入海洋生物体内。这意味着这种元素有机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报道称,如果人类持续暴露在氚辐射下,可能会导致细胞死亡、DNA遗传损伤。氚一旦进入体内,积存起来,“软”射线会使人体组织受电离辐射损伤。而体内只要进入0.05克氚,就会在6小时内因电离辐射损伤而急性致死。

核辐射既能杀伤细胞,又有诱变的作用,可能诱发细胞癌变或基因突变,导致生物畸形等。更令人担心的是,福岛核废水中不仅有氚,还有碳14、钴60和锶90等大量放射性物质残留,和氚相比,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降解,并且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再进入人类口中。

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核废水一旦排入海中,放射性物质将在57天内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至全球所有海域。

韩媒也指出,如果日本的核污水入海,被污染的海水只需220天就会抵达济州岛,400天后就会到达韩国西海岸。

>>民众

将核废水排入大海

等同将福岛渔业推落无底深渊

民调显示,50%的日本民众反对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担心水产品遭污染。日本渔民最为愤怒,他们认为,福岛核废水即使是稀释入海,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进口日本的水产品。

福岛渔民小野春雄说:“将核废水排入大海,等同将福岛渔业推落无底深渊。过了10年,我们才能重新捕鱼,如果现在将氚排入大海,无论稀释多少,有谁还会买这里的海产品?有谁会想吃这些毒鱼?”

>>国际声音

一意孤行推进排海计划

日本做法极其不负责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4日表示,中方对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事故污染水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

7月22日,韩国政府表示,对日方核监管机构批准排污入海的做法感到忧虑,并将采取应对措施。

去年3月,联合国机构曾向日本发出警告,称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包含了对环境和人权有重大危险的物质,核废水排放入太平洋,不是一个解决办法。 华商报记者 郭霁

中方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表达严重关切

中国裁军事务大使李松8月8日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上做专题发言,全面阐述中国关于和平利用核能问题有关立场,并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表达严重关切。

李松说,日本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事故污染水,对海洋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纯粹是出于经济成本考虑,既没有穷尽安全处置手段,也没有与周边国家和国际机构充分协商。出于一己之私向国际社会转嫁风险,既不负责,也不道德。不仅日本国内民众强烈不满,中、韩、俄和太平洋岛国等也表达了关切。

李松表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日方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正当性、数据可靠性、净化装置有效性和环境影响不确定性等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组对日方排海方案的评估迄未得出最终结论,反而提出诸多改进意见。令人遗憾的是,日方对此置若罔闻,持续推进排海准备,并仓促批准排海计划。这种企图造成既成事实的做法,不是负责任国家所为。

李松强调,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不是日方一家私事。日方应认真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回到与利益攸关方及有关国际机构充分协商的轨道上来,停止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日方应确保以公开、透明、科学、安全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包括考虑排海以外的替代方案,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严格监督。这是检验日本能否有效履行国际责任的试金石。 据新华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about author

admin

admin@lika-arten.co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