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家通过港交所聆讯SPAC公司来了!由前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等发起

记者|刘晨光

近日,汇德收购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这是香港全新SPAC上市机制今年1月1日生效以来,港交所第三家过讯的SPAC公司。这也意味着其大概率会成为第三家在港上市的SPAC公司。

所谓SPAC(英文为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可译为“特殊目的并购公司”,正如其名,这类公司成立的唯一目的就是并购其他公司,由于SPAC只有现金而没有实际业务,因此也经常被称为“壳公司”或“皮包公司”。

此前已经有两家SPAC公司在港股上市,分别是 VISION DEAL-Z和AQUILA ACQ-Z,当前两家公司的股价较发行价均有所下滑,截止到8月8日收盘,分别为9.85港元/股和9.1港元/股。

聆讯后的材料显示,汇德于2022年2月28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发起人为陈德霖博士、曾璟璇及巨溢,独家保荐人为海通国际。

汇德上市申请书显示,此SPAC拟专注于在持续性及公司治理方面具备竞争优势,并在大中华地区设有营运或预期设有营运的金融服务或科技公司。发起人以前没有建立过任何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对于发起人、董事、高级顾问及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发起和运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属崭新的领域。

其中发起人陈德霖具有深厚的香港金融背景。

他曾于2009年10月至2019年9月担任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总裁。于1993年协助建立金管局后,1998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陈德霖亲自指导及指挥了香港特区政府的证券市场运作。

1999年,陈德霖领导发起了香港盈富基金(盈富基金)在联交所主板的首次公开发售,以此来出售该交易所基金于证券市场运作中购买的部分股份。盈富基金首次公开发售筹集了333亿港元,乃当时亚洲(日本以外)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发售。

随后,陈德霖领导推出了创新的持续发售机制,并向市场回流了1404亿港元的股份。如今盈富基金仍然是香港市场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之一。

此外,陈德霖还曾带头开展了诸多重要的市场基础设施项目,如银行间实时支付结算系统及香港按揭公司(该公司帮助发展了香港的按揭证券化、按揭保险和人寿年金等市场)。在推动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国际中心,以及发展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的特殊资本市场连通(如股票通和债券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截止到目前,包括已经上市的两家,递交表格的共有13家SPAC公司,其中有两家已经失效。

图片来源:捷利交易宝

一位资深机构人士向界面新闻指出,今年来受宏观环境影响,香港IPO数量及募资额大幅萎缩,SPAC市场表现同样不及预期。另外由于对于发起人资质方面要求十分严格,比如从业背景、资质、过往业绩等,符合标准且参与SPAC的人士有限。目前已经上市或递表的10多家SPAC公司,发起人大多是大型中资机构、上市公司、资深投资机构或人士,且基本是多发起人共同发起,“强强联合”可以汇集更多资源,有利于物色优质的项目。

美联商汇集团主席王干文告诉界面新闻,港交所今年年初刚刚推行SPAC,整个市场在起步阶段,发起这步严谨一点也在情理之中。SPAC发展至今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SPAC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投资机制,香港根据自身情况对SPAC上市规则作出调整后,有利于寻求比较优质的项目合并。对于香港SPAC市场,整体上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他坦言,香港SPAC的发起人相当部分是耳熟能详的大型机构或专业人士,拥有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和广泛的产业管道资源,对目标行业也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见解。依托发起人的专业背景和融资能力,可以助力目标公司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并协助其后续融资。

中泰国际研究指出,港版SPAC博采众长,相较于美国、新加坡的机制,更强调高专业性、对投资者的保护及提高交易价格的公允性。SPAC制度下企业的估值主要取决于发起人和PIPE,香港SPAC制度侧重专业性的优势将被放大,而新经济企业也有望受惠于此取得理想的估值。联交所因地制宜推出SPAC制度,与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新经济高度契合,有助于新经济企业在SPAC中获得更合理估值,并使其具有并购及传统IPO之外的新选择。

about author

admin

admin@lika-arten.co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